您的位置是:首頁>>專題>>學生天地>>學習園地

别讓自己住在青春的郊區

發布時間:2013-05-25來源:資環學院

寫下這個題目,我立即想起一句話:三十年後,你是願意回憶你記過的賬,還是願意回憶你曾經勇敢做過的選擇。這句話是高曉松講他的會計經曆,一個地道的北京女孩,當年不顧家裡反對,在北京戶口無比值錢的年代,為了愛情嫁到了外地。在一個沒什麼選擇的年代,選擇的代價就是這麼大。

可是,今天的年輕人,技術以及全球化,讓好多東西的實現變得容易了。但是,年輕人卻變得更糾結了,難以選擇,難以思考,難以為了三十年後的回憶而勇敢過今天。

如果你是個年輕的白領,先不要為自己還要租房甚至買房渺茫而沉重吧,按照不同階段該有的标準來扮演自己,一個一個階段走下去,該有的你都會有。

假如你被丈母娘列出的嫁女條款綁架,又不幸得上了兩種最悲催的職場病,那你一生将終生不幸。這兩種職場病,一種是無視積極因素,既不能吸收也不能釋放正能量;另一種是病态的“捉急”,總想一步到位,坐上位子、娶回女子、多得票子,你内在的這種“捉急”将導緻你頻繁跳槽、沒有耐心,真機會将遠離你。看看本期特别策劃,别讓心魔控制了你。

預防這兩種職場病有一種特效藥,那就是做符合标準的事。當你來到公司實習,你是一個值得師傅帶的人嗎?當你正式被招聘成為員工,你是一個做事讓公司放心的人嗎?當你積累了經驗,你是一個值得公司培養的人嗎?當你開始帶團隊,你是一個值得同事信任的人嗎?當你開始帶領一家公司,你是一個值得股東和員工托付的人嗎?當你開始不斷延伸事業,你是一個值得被追随的人嗎?當你光榮退休,你是一個可愛的老頭或者老太太嗎?

這個值得帶、值得愛、值得跟、值得敬的循環,有什麼理由不試試呢?我剛參加工作時,一位“前輩”告訴我:你走出家門了,不是孩子了。你進了單位了,是國家工作人員了,沒人可以不犯錯,但甯可犯原則錯誤,也不可犯組織錯誤。

當初,我看不起這老油條的混世哲學。如今,我知道,當你在一個組織的最基層時,隻是為一個框架的某一個職能服務,這種角色基本不存在“原則”問題需要你來判斷,而你要做的隻是撐住,撐不住就是犯了組織錯誤。“前輩”當時怕我不懂,舉了一個例子:領導說煤球是白的,你會不會反駁?小王你肯定反駁,因為你年輕,煤球是黑的呀。而我會想領導這麼判斷的道理在哪兒,哦!原來燃燒過後的煤球是灰白色的。

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形,在市場裡撲騰了多年後,你遇到了還在機關裡攀登的老同學、老同事,你會覺得彼此談話的氣氛怪怪的,總是說不到一起。原因就是各自日常面對的标準不同,他凡人先分這是上級、下級、同級還是我求的,求我的。而你放不到任何一個他的“格子”裡,于是,就怪怪的了。當個反證,看出符合标準的厲害了吧。

當員工時表現你的責任心,當中層時表現你的上進心,當高層時表現你的事業心。做到了這些,你就是個可用之人,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柳傳志說的。

所以,給自己的願望清單來一次革命,去掉那些獲得性的指标,增加标準性的指标。也就是從内心深處放棄對沉重的無休止的迷戀,回到自己的青春期,享受青春期的種種不富足,常常用稻盛和夫的話提醒自己:作為人,何以正确。(來源:長安大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