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為:首頁>>專題>>黨建之窗>>黨史博采

中國共産黨領袖與河北師大名人的曆史情緣(一)

發布時間:2013-05-25來源:浏覽次數:0

毛澤東與白眉初的曆史情緣

白眉初(1876——1940)名月恒,滿族,盧龍縣人,近代著名地理學家。1913年白眉初受聘于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前身——天津直隸女子師範學校,講授地理、國文等課程。同時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的地理課。白眉初一生中有兩位知心朋友,一是白雅雨,一是李大钊。1916年,李大钊正居住北京,看到白眉初奔波于京津之間,授課很辛苦,就幫白眉初在北京購一套住房。李大钊常去白眉初在北京的家登門拜訪。1919年元旦,白眉初準備去李大钊家回訪,剛出房門,就見李大钊和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迎面走來。李大钊指着白眉初向青年人介紹說:“這位就是白眉初教授,白老先生。”青年人彬彬有禮地操着南方口音說:“久仰先生的大名。”還沒等李大钊介紹這位青年,白眉初就熱情地往書房裡讓客,忙着招呼家裡人拿出茶點來。那天,他們三人談得很熱烈。客人們走了,家裡人都不知道這位青年是誰。新中國成立後,家人才從毛澤東主席青年時代的照片上認出來,同李大钊一起拜訪白眉初的這位青年人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與張之江的曆史情緣

張之江(1882-1966),字子姜,河北鹽山縣人,近代著名武術教育家和愛國将領。創辦河伟德平台怎么样體育學院前身之一的南京中央國術館和國術體育專科學校。解放後,當選全國二、三屆政協委員和民革中央委員。出于對國術的摯愛,他毅然緻信毛澤東主席,提出對國術發展的看法,毛澤東主席親自回信緻意。1955年2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緻張之江(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信中寫道:“之江委員:惠書早已收到。本想約談,因循未果。近日查詢,知先生已返上海,隻好待之将來了。先生熱忱愛國,如有所見,尚望随時賜教。順緻敬意。毛澤東。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一日。”與領袖互緻信件,表達了領袖與民衆共同治國建國的美好心願和領袖與民衆的深厚情誼。

毛澤東與梁漱溟的曆史情緣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被稱為儒學大師,曾就讀于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前身之一的順天學堂。解放前、後,梁漱溟與毛澤東保持着良好的個人關系,他多有機會與毛澤東接觸長談,商讨國是,但到1953年兩人情感中落。

1953年9月16至1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27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在京的全國政協委員列席了會議,梁漱溟時任全國政協委員。在這次會議上,列席會議的梁漱溟受到嚴厲政治批判。毛澤東在會上作《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發言。主要批判了梁漱溟“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天之下”的“九天九地”思想。同時指出,“把他的問題放在思想改造的範疇裡頭”。從此,梁漱溟主要在家從事理論研究。

1974年9月30日晚,病中的周恩來總理最後一次出席國慶25周年招待會。當時,為了落實黨的政策,有一批在“文革”中受沖擊的老幹部、民主人士、教授、專家被邀請出席了這次國慶招待會。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即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有許多知名學者出席。國慶招待會後,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小組給毛主席、周總理寫了一份簡報,反映出席國慶招待會的知名學者的雀躍之情。毛主席閱後很高興,在這份簡報上批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名單上的人參加招待會甚好,可惜沒有周揚、梁漱溟。”凡經曆過“文革”的人,都聽說過毛主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名言,卻并不知道批示裡面還有“可惜沒有周揚、梁漱溟”這句話。這是因為當時的特定情況,沒能全部公開引用這段批示。周揚是一位在黨的宣傳部門和文藝界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的革命家、文藝理論家,“文革”中受到嚴重沖擊,毛澤東在這裡點他的名,對于解放黨的領導幹部有重要意義。自1953年以來,梁漱溟不是一般意義的“資産階級學術權威”,實際上是被确定的隻能起“反面教員”作用,有着“花崗岩腦袋”的“反動分子”。因此,毛主席這個批示的重要性在于:一是點梁漱溟的名有其統一戰線政策上的典型意義;二是證實了即使1953年之後毛與梁中斷了見面長談,但在毛澤東晚年記憶裡沒有忘卻梁漱溟這位特殊的老朋友。從這兩方面看,毛澤東這個批示,既是政治性的,又是情感性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