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為:首頁>>專題>>黨建之窗>>黨史博采

中國共産黨領袖與河北師大名人的曆史情緣(三)

發布時間:2013-05-25來源:浏覽次數:0

陳獨秀、李大钊與張申府的曆史情緣

張申府(1893——1986),原名張崧年,河北省獻縣人,曾就讀于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前身之一——順天學堂,是陳獨秀和李大钊在中國共産黨創建初期最信任的朋友。1920年陳獨秀和李大钊多次邀請這位青年哲學教授讨論在中國創立共産黨的問題。在1920年11月張申府離華去法國之前,曾往上海探望陳獨秀,再次向往常一樣,得到陳獨秀的信任和教以政治策略。這位行将赴歐洲的哲學家還被委托一項新的任務,在歐洲招募中國留學生加入新的共産組織。

張申府在談到建黨初期的情況時說:“中國共産黨1920年8月開始創建,地點在上海和北京。在上海是陳獨秀,在北京是李大钊和我。第三國際的代表魏金斯基當時來華,首先到北京,對我們講,要我們建黨。以後魏金斯基由李大钊介紹到上海去見陳獨秀,要陳獨秀建黨。……陳獨秀自己不能決定,就寫信給我,并要我告訴李守常(李大钊)。信寫得很長,主要講創黨的事,信中說:‘這件事情在北大隻有你和守常可以談。’”(注:《一大前後》第二卷《建黨初期的一些情況》,北京,1980)可見陳獨秀、李大钊與張申府在建黨初期,所建立起的相互信任情感是政治性的。

1980年10月6日,《人民日報》對張申府所講的中國共産黨建黨初期的情況,公開給予肯定。在一篇題為《北京共産黨小組》的文稿中寫道:“根據北京共産黨組織的最早期創始人張申府的回憶,北京共産主義小組的成立時間是1920年10月。”這也公開肯定了張申府是中國共産黨最早期創始人的曆史地位。

周恩來與張申府、劉清揚的曆史情緣

張申府、劉清揚是1921年新年同船到達法國巴黎的,即結為夫妻。當時,張申府的公開身份是到法國授課,實際是以此為掩護,陳獨秀、李大钊派他到法國去組織中國共産黨歐洲支部,在旅歐的中國留學生中發展中國共産黨黨員,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作組織準備,他有每一個理由相信他是在歐洲資格最老的布爾什維克。

1921年1月,張申府發展劉清揚為中國共産黨黨員,1921年2月,張申府、劉清揚發展周恩來為中國共産黨黨員,并寫信把這些告訴在上海的陳獨秀。周恩來與張申府、劉清揚在歐洲結下革命情緣。“1922年2月,張申府、周恩來和劉清揚三人搭乘夜車到柏林。”1922年下半年,他們在歐洲擴大黨組織,收納更多人,黨員人數增加了,朱德等也是這個時候由張申府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的。1962年3月2日,周恩來在廣州的一次講話,為了表示尊重知識分子,親自揭開他早年共産黨員生活的神秘帷幕。周恩來講話中轉述到他本身的曆史時,舉出一個1957年被打為右派的人物張申府:“我感謝劉清揚和張申府,是他們兩人介紹我入黨的。……”

朱德與張申府的曆史情緣

朱德遠渡重洋,追求革命真理。1922年9月初,朱德脫離了舊軍隊,乘坐法國郵輪“安吉爾斯”号離開上海赴法國。10月下旬,朱德和孫炳文等從法國巴黎轉到德國柏林。他們聽說中國留學生已在歐洲建立了中國共産黨組織,主要組織者是周恩來等,便立即找到周恩來在柏林的住所,與周恩來見面。朱德向周恩來述說了為尋求新生活和改變中國命運而來歐洲的目的,并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産黨在柏林的黨組織。朱德表示,他一定會努力學習和工作,隻要不再回到舊的生活裡去。周恩來說,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在柏林的住處,替他們辦理加入中國共産黨和柏林黨支部的手續。在入黨申請書寄往中國而尚未批準之前,暫作候補黨員。1922年11月,經中國共産黨旅歐支部負責人張申府和周恩來的介紹,朱德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由于工作需要,他作為秘密中共黨員,對外的政治身份仍然是國民黨黨員。在德國,朱德認真參加每星期三舉行的黨小組會,學習和讨論《共産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和社會主義理論。他确信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社會主義是所要尋求的正确道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