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風範——黃華芳教授
發布時間:2022-02-25 浏覽次數:0次
“導師風範”
“甘為人梯,敬業奉獻”----黃華芳教授
黃華芳,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兼任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終身會員、河北省礦業協會理事。
傾心專業 注重科研
1982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的黃華芳,1987年被甘肅省委、蘭州軍區政治部授予"雙立功"獎章;1989年獲首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受到江澤民總書記接見;1990年獲甘肅省“新長征突擊手”稱号;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1998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四十年間,黃華芳教授一直工作在地質地貌行業的第一線,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石油天然氣科技攻關一、二級專題、中科院院長基金、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橫向合作等課題22項。近幾年主持“塔裡木及周緣寒武紀-奧陶紀古環境研究及圖件編制”,中石化集團公司前瞻性重大基礎研究項目(YPH08110)子課題,主持“中國早古生代古構造研究與圖件編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研究與編圖(2011ZX05043-05)子課題,參與河北省科技支撐重點項目“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泥河灣人類起源、環境及地質背景研究”(13277611D),主持其中子課題“侯家窯遺址區古河流地貌研究等科研項目。在《地球科學進展》、《古地理學報》、《湖北農業科學》、《生态學報》、《第四紀研究》、《地球科學前沿》等獨立或合作發表論文(及科研成果報告)60餘篇(部),合作編寫專著5部,參與編寫專著2部。
兢兢業業 二十載為人師表
2002年調入我校工作以來,黃華芳教授堅持把“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作為工作标準,對學生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會在精神層面上啟發人、感染人。他先後承擔了本科生主幹課程《地貌學》、《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基礎》和研究生主幹課程《地理科學進展》、《資源開發與地學環境》、《旅遊地學》等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書育人宗旨,根據不同課程教學特點,注重将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系,緊密結合教學内容,改進教學方式。在嚴格紀律要求和專業知識學習要求的同時,以平等的心态和學生交朋友,主動了解學生各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對于學習落後的同學給予特别關注,經常談心,耐心細緻地做思想工作、講授學習方式和方法,使他們端正了專業思想,學習成績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在帶領學生進行野外地質地貌實習和自然地理實習過程中,黃華芳教授20年如一日,不辭辛苦,不僅傳授實際工作經驗,使學生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從多方面關心學生(尤其是新疆同學)的安全、身體健康狀況及生活需要,努力為學生提供幫助,被同學們稱作“老師、朋友兼家長”。
淡泊明志 充滿人文關懷
多年來,黃華芳教授一直緻力于輔導學生考研深造,不僅在報考單位、專業方向方面為衆多同學們提供咨詢,更耐心地解答他們在備考過程中所遇到的專業知識問題,強化他們的知識基礎,堅定信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黃華芳教授的精心輔導下,考取中科院各相關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的已逾50人。“不僅關心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還注重對學生的人生教育、組織紀律教育和專業信念教育,很難得的好老師。”連續八年被學生評為“人格魅力、德才兼備、治學嚴謹、春風化雨”教師,黃華芳教授先後榮獲河伟德平台怎么样“教書育人模範教師獎”、“卓越教師獎”。不單單是對學生溫情關懷,黃華芳教授也很注重“傳幫帶”,幫助學院青年教師成長。今年受疫情影響,已到花甲之年的黃教授仔細研究了釘釘、QQ的等平台,堅持為學生開展線上教學。為加速青年教師的成長進程,幫助青年教師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努力打造高效課堂,黃教授在授課之餘堅持每周2次線上聽青年教師課程,兩個半小時的課程結束後,黃華芳教授會給青年教師展開認真分析,使之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并激發青年教師向做一名優秀教師的目标前進,“自我入職以後,黃老師是手把手的在教我,對我幫助很大”學院青年教師對黃老師豐富的專業經曆,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滿滿的人文關懷欽佩不已。
“不求名利,隻講奉獻。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崗位,都要盡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黃華芳教授用對學生的無私關愛,踐行着人民教師甘為人梯,敬業奉獻的寶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