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風範——陳輝教授
發布時間:2022-02-25 浏覽次數:0次
“導師風範”
“不忘初心 匠心育人 ”----陳輝教授
陳輝,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0-1997年就讀于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地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2001-2004年就讀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4-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生态網絡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兼任中國地理學、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會員,石家莊市地理學會秘書長。
從零開始,潛心教學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陳輝教授作為黨員教師,牢固樹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思想,以“四有好老師”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初心”和“使命”,堅持“停課不停教”,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教學工作一線。本學期陳教輝教授承擔了2018級環境科學專業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環境生态學》課程,疫情使教學形式從教室轉移到網絡平台,陳教授的陣地也首次從傳統課堂轉移到網絡。自接到學校“停課不停教”的通知,對線上教學毫無經驗的陳輝教授第一時間投入到網絡授課的準備工作中,經常從早晨工作到深夜。不僅在學習通平台精心準備了視頻授課資源,還在最短的時間内研究了釘釘、超屏錄播等其他授課平台,并與教研室老師們分享經驗,為學生選擇最符合教學實際的授課途徑。即使無法開展面授課程,陳教授依然在課前精心備課,組織上傳豐富的課程資源;課堂上緊扣教學大綱,巧妙設計課程環節,深入淺出地講授專業知識,耐心細緻為學生答疑解惑、傳道授業;課後還不忘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态和心理健康,并給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授課第一天為了保證硬件不出現狀況,她在家中準備了三台電腦、三部手機,嚴陣以待;在教學平台出現卡頓、無法實時交流等問題時,陳教授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并及時将解決方案與同事們分享,充分發揮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體現了一名黨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專注科研 精進不休
陳輝教授專注綜合自然地理學和生态學,主要從事幹旱區脆弱生态系統的全球變化區域響應研究。近年主持或主研各級基金項目10餘項,包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柴達木盆地荒漠植被格局及其與水分因子關系研究(2010-2012),(No:40971118)” ,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态風險評價研究-以冀北地區為例(2009-2011),(No:D2009000299)”,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羅布泊紅柳沙包分布與形态結構對氣候環境要素的響應研究(2019-2022),(No.41877448),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納木錯流域現代孢粉分布及其與植被、氣候的關系(2007-2009),參與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基于家庭類型識别模型的城鄉家庭結構分異規律研究( 2015-2017),(No:D2015205060)”等。在《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幹旱區地理》、《生态學報》、《冰川凍土》《環境科學》、《地理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加著作編寫3部。
黨旗飄揚 彰顯擔當
陳輝教授心系教學,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生培養中,對待工作的認真負責不僅收獲了學生的一緻好評,也感染和帶動着整個黨支部。疫情發生以來,陳輝教授時刻關注疫情防控工作,當學校發出黨員自願捐款通知後,陳輝教授和他的愛人第一時間帶頭捐出2000元,她說:“自己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共産黨員,國家培養了我,現在國家有難,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
疫情考驗初心,黨旗彰顯擔當,陳輝教授為人師表,躬身科研,以自身作為表率,誨人不倦,令人折服。對待教學科研她孜孜矻矻,堅守初心奮戰在教育科技事業的第一線,她用信念和執着,指引着莘莘學子的前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