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地理學科點曆史積澱厚重。郭敬輝、鄧绶林等地理學家在自然地理和水文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為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84和1986年,人文地理學(原區域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先後獲全國第二、三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後學科點快速發展,2005年自然地理學被批準為省重點學科,同年,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建成河北省環境演變與生态建設重點實驗室,2011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8年獲批河北省環境變化遙感識别技術創新中心,2022獲批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地理計算與規劃研究中心。同時,依托學科點建設了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2個河北省一流本科專業以及環境演變與生态建設實驗室、環境變化遙感識别技術創新中心、地理計算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實驗教學中心、環境教育創新高地、現代服務與公共政策軟科學基地 6 個省級平台。本學科作為河北唯一的地理學博士碩士授權點,在理論研究、地方服務和高端人才培養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一、 學科定位與目标

以地球表層系統為研究對象,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需求,抓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揭示區域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和生态系統的相互作用機制,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學科平台和學術内涵建設為抓手,培育創新團隊,以标志性成果帶動學科發展,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為研究生培養提供良好環境;建好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列環境地理學二級學科點;建設京津冀地理大數據中心,增強服務地方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提高學科影響力。

二、 學科優勢與特色方向

地理學科點擁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三個二級學科,面向地理學前沿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社會需求,以人地相互作用時空過程研究為主線,培育了5個特色方向:

1、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利用花粉、矽藻、植矽石和紅柳沙包等,開展多時空尺度環境演變規律研究,現代花粉-植被-氣候定量關系成果處于國内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2、信息地理與區域經濟:構建了 ICTs 驅動的信息經濟地理理論,開拓空域資源配置與中國空中廊道研究新領域,應用于電子商務組織、人口地理與生态旅遊等方面。

3、土壤風蝕與覆被變化環境效應:專注土壤風蝕及覆被變化與大氣環境相互作用,創新土壤侵蝕過程模型,定量模拟京津冀風沙源區土壤風蝕、釋塵時空規律。

4、國土開發與生态評價:開展資源評價與空間規劃、地價監測評估、生态安全與補償機制、人居适宜性評估等研究,服務區域可持續發展。

5、地理大數據挖掘與定量遙感:聚焦多源遙感與地理大數據挖掘、室内外一體導航數據模型研發,開展區域動态監測與模拟、旅遊地理可視化等。

三、 人才培養目标

以人地關系為主線,聚焦生态文明、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設計培養目标。

博士生:熟悉地理學前沿,有較深造詣,能提出和解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具有原創思維能力,能在國際會議、主流刊物等發表論文;能勝任地理學教學、研究和管理崗位。

碩士生:熟悉地理學基礎理論和知識,具備野外實驗和地理計算能力;了解方向前沿,能撰寫研究報告和發表學術論文;勝任地理學項目設計開發和管理崗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