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初
發布時間:2018-05-29 浏覽次數:0
傳播地理學知識,承前啟後的啟蒙者——白眉初
白眉初(1876—1940)
白眉初(1876—1940),名月恒,河北盧龍縣城,〈原直隸永平俯〉滿族人,我國近代著名地理學家,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前身——直隸女子師範學校教員。主要著作:《中華民國省區全志》、《最新物質建設精解》等。将常識地理與科學地理相結合,将基礎地理轉變為經濟地理,是其學術創新性貢獻。地理學界評價說:白眉初是我國從古代地理常識,向新時代的科學地理學過渡階段,大力傳播地理學知識,承前啟後的啟蒙者之一。
提出“樹人育心”的教育主張
1905年,白眉初考入北洋師範學堂專修科。因為學習成績優異,雖然當時已經廢除了科舉考試,但是在1909年畢業時,清政府仍然賞賜他一個舉人的功名。1909年,白眉初畢業于北洋師範學堂,1913年受聘于直隸女子師範學校,任地理和國文教師。這一時期,他還兼任京師女子師範學校的地理課,因此常常往返于北京、天津之間。1917年8月白眉初被聘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地理部主任兼地理學教授,以其淵博的知識,正直的人品,深摯的愛國情懷博得了全校師生的尊敬,大家習慣稱他為"白老先生"。
白眉初對于地理與愛國之間的關系就曾經有非常精辟的闡述。他說:“愛國,學地理之首;建國,學地理之本”。針對當時學校隻注重課本知識不注意人格培養的情況,他有針對性地提出“樹人育心”等主張,既要教師關心自己學生的成長,又要求學生們不僅要熱愛自己的學業,同時還要關心社會的發展變化。在課上,他常常利用自己親手繪制的地圖,從一省到一地,興緻勃勃地介紹當地的特産與風物,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他講地理課有三個特點:一是直觀,二是有趣,三是感人。他在地理課上援引曆史事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講到清政府喪權辱國、外國列強割據國土,顫抖的手指着地圖,捶胸頓足,淚流滿面,學生也悲憤交加,失聲痛哭。這富有啟迪和激勵效果的教學,充分表達了他“樹人育心”的教育主張,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折射出他的愛國情懷。
參與創建中國地學會和《地學雜志》
1909年,中國地學會在天津第一蒙養院成立。會上,白眉初被選為指導教師。第二年,地學會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地理刊物《地學雜志》,由白眉初擔任編輯。在朋友張相文、白雅雨等人的啟發和帶動下,白眉初從書齋走向田野,通過實地調查,收集大量第一手資料,開始注意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寫出了多篇精辟的學術論文。針對永平府常遭水災的環境狀況,他徒步考察了灤河源頭和上遊承德河段,從地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入地分析,最後終于找出了灤河水患的根源,寫出《論灤河》一文,發表在1910年《地學雜志》第一卷第一期上。1912年2月,中國地學會改為中國地理學會以後,地理學會從天津遷到北京,白眉初擔任編輯部長。在此期間,他不僅圓滿地完成了刊物的編輯工作,而且還發表了諸如《直隸絮談》、《厘定行政區域備考》、《論蒙古之屯田及林牧業》等高水平的文章。白眉初憑借着自己在學術上的真知灼見,展現了作為一名學者,為國計民生秉筆直書的人格和膽識。
著書立說,創立了中國的地理學派
從1913年開始,白眉初便着手編寫《中華民國省區全志》。他博覽群書,從大量的古代著述中尋找資料,搜集各地的方志等地方文獻并進行認真的整理分析,希望融古代地理與方志為一體,建立完整的中國區域地理學。到1925年9月,這部400萬字的巨著終于出齊。該書将常識地理與科學地理相結合,對于地理學的現代轉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然而,這部書出來之後,受到了一些地理學家的批評,加之人事糾紛,1929年白眉初被排擠出北師大,隻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教師。在女子師大任教期間,他精心繪制了《中國國恥圖》、《中華民國建設全圖》32幅和《中華民國改造圖》等最新版圖,繼續為中國地理學的發展盡自己的力量。1935年白眉初離開教育界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孫中山《建國方略》,他被其中的"物質建設"篇深深地吸引,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從而解決了自己一直探索着的地理學如何直接為社會服務的問題。他廣泛地搜集資料,埋頭寫作,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内,完成《最新物質建設精解》一書。該書在探讨區域地理如何向經濟地理轉化方面開創了新的思路,是白眉初對我國地理學做出的又一貢獻。
圖為白眉初《中華民國省區全志》
圖為白眉初《中華民國省區全志》(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