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2016年

1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王秀君教授來我校學術交流,在資環學院五樓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中國北方土壤碳累積與全球變化”的學術報告。

2015年

1月,馬仁會獲2014年度反應社情民意先進個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河北省委員會。

2014年

2月28日下午,資環學院黨委在二樓會議室召開“開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學習研讨會。學院班子成員、黨委委員和各黨支部書記參加了學習研讨會,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任國榮主持。任國榮首先帶領大家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論群衆路線”的重要論述,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充分認識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2013年

​3月20日晚,資環學院在學院五樓報告廳開展了“與兩會同行”主題學習活動,預備黨員學習班——宏毅班和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緻遠班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主題學習活動。

2012年

2012年1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2011年大學生志願者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在重慶第三軍醫大學隆重召開。我校資環學院綠色方舟環保協會在全國環保社團中脫穎而出,榮獲“2011年大學生志願者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優秀小分隊”稱号,趙紅傑獲得“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号,王偉、張楠獲得“優秀志願者”榮譽稱号。

2011年

​2011年1月,資環學院08級自然地理學專業研究生武菁榮獲團省委、省科技廳聯合頒發的2010年度“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2010年

2010年1月9日資環學院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2010年1月由于學校專業調整,旅遊管理專業調整到旅遊系。

2009年

2009年,地理科學專業被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葛京鳳。1月初,在“SuperMap杯”第六屆全國高校GIS大賽中,由我學院胡引翠副教授指導, 2006級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任永強、劉敏、馬士輝、郭超、武建曉設計開發的“遙感影像處理系統”獲得遙感組一等獎。

2008年

3月舉辦“資環學院2008年學生幹部培訓班”。4月3日 下午,學院團委組織全體大一學生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進行掃墓,并開展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内容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2007年

2007年3月18日,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環境演變與生态建設實驗室建設情況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和驗收,被批準為河北省重點實驗室。(《關于将河伟德平台怎么样環境演變與生态建設實驗室納入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序列的批複》,冀科财【2007】5号)。

2006年

​2006年1月由于專業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調整到商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由曆史文化學院調整到我院。

2005年

2005年5月,葛京鳳出任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馬順出任學院黨委書記,韓瑞生任行政副院長。

2004年

​2月路紫被評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月13日學校對在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三等獎的作者(趙文霜、沈冬冬)和指導教師(任國榮、商彥蕊)各獎勵1000元,并給作者記三等功一次。

2003年

​3月,資環學院結合專業特色,依托專業優勢,成立了第一個學生社團組織“綠色方舟環保協會”。

2002年

​2002年,張呈琮撰寫的《中國人口發展簡史》被中國人口學會授予全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年,王建棟被評為省委高校工委駐省會省屬高校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2001年

​2001年7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人數40人。人口學專科專業停止招生。2001年,資環學院高新法發明的“一種稭稈切碎還田機”由國家知識産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2000年

​2000年在本科生中實行學分制。2000年經省專業設置委員會評審新增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專業。2000年獲得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

​1999年3月,建立河伟德平台怎么样人口研究所(與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合署辦公),撤銷河伟德平台怎么样東區人口研究所。王衛擔任人口研究所所長。

1998年

​11月26日,召開全校中層幹部大會,宣布建立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黨委,原地理系與人口研究所合并。董紅兵任黨委書記,王衛任院長兼人口研究所所長。張瑞雲(正處級待遇)任副書記,杜惠強任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文亮任教學副院長、梁秋生任科研副院長兼人口研究所副所長、劉淑霞任行政副院長。

1997年

​5月,張軍海被評為河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冀教人[1997]41号文;11月,王衛出任地理系主任,劉文彰為正處級調研。

1996年

​1996年,學院開始招收全日制土地管理專科班,劉岩、路紫編寫的《文化地理學》獲省社科成果二等獎;李景國編寫的《人文地理學》省社科三等獎;

1995年

1995年,地理系建立了三個新研究室,即自然資源研究室、國土信息研究室、計算機軟件研究室。

1994年

​1994年,在實施“211”工程中,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成為河北省重點專業。河北省教具學會地理專業委員會挂靠在地理系;谷寶慶獲省管優秀專家稱号。

1993年

​谷寶慶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學校教師三等獎。1993年3月,劉文彰出任地理系主任。1993年,劉濂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2年

​7月25日,張義文參加的:“藁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項目獲得1991年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編号374)。

1991年

​劉濂主編的專著《河北草地資源》獲北方十省、市(區)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李慶澤獲中國地理學會授予的從事地理工作五十年榮譽證書和銅質獎章一枚。

1990年

​1990年,劉濂在草地資源調查工作中成績顯著被農業部畜牧司授予榮譽證書。1990年,地理系派代表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地理學會亞太地區會議。

1989年

​1989年,劉濂主研的項目“河北省海岸帶灘塗資源綜合調查”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楊存福獲河北省優秀教師稱号。

1988年

​1988年4月,楊積餘出任地理系主任。劉濓、吉義林、王守一、肖乾太、王清廉獲河北省人民政府海岸帶綜合調置先進工作者。張從宣榮獲河北省電教工作先進個人。

1987年

​1987年,劉濂參編的專著《中國植被》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年,建立了電化教育室。

1986年

​1986年3月學校黨委批準人口所建立黨總支,李仰溪兼任黨總支書記。《人口與計劃生育資料摘要》創刊,為河北省人口學會主辦的内刊。主編為任立忠;人口學系資料室具體負責摘編與發放工作。

1985年

​1985年1月,學校黨委決定将研究室更名為人口研究中心。1985年3月,學校經河北省高教廳批準,将人口研究中心改設為獨立的處級科研機構——河北師大人口研究所,李仰溪出任河伟德平台怎么样人口研究所所長,顧淑蘭任副所長。

1984年

​1984年1月13日獲得區域地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全國省級高師地理系最早設立碩士點的單位之一。

1983年

​1982年起開始招收區域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 1982年招收的本科生中有10名援藏學生。1982年8月,劉光餘玉出任地理系黨總支書記。

1982年

​1982年起開始招收區域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1982年招收的本科生中有10名援藏學生。1982年8月,劉光餘玉出任地理系黨總支書記。

1981年

​1981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河北師大地理系為省高等院校重點系。8月,楊存福出任地理系行政副主任。

1980年

​1980年5月人口理論研究組更名為人口研究室;并從馬列教研室分離出來,隸屬于學校科研處。

1979年

​12月15日河北省召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術報告會。地理系在大會上宣讀論文。1979年,葛以德、鄧綬林晉升為教授。許輯伍、屈家璋、李鴻書晉升為副教授。

1978年

​1978年鄧绶林出任地理系主任,李增廣任黨總支書記。張俊美任黨總支副書記,陳冠雲任副主任。

1977年

​1977年9月,地理系招收了“文革”後第一批高考入學的學生,恢複四年學制,并恢複了公共外語課。

1976年

​招收了最後一屆工農兵學員,31人。

1975年

​1975年招收30名工農兵學員,為地震專業,學制三年。

1974年

​1974年恢複地理系,李增廣任系領導組組長。張俊美任黨總支副書記,陳冠雲任副主任。同年中斷招生。

1973年

​9月8日第三批工農兵學員40人入校,專業為氣象專業,學制三年。

1972年

​4月,第二批工兵學員16人入學,專業為氣象專業、學制三年。10月,校革委會任命新的各系黨總支書記,李增廣任史地系書記。

1971年

​9月上旬,史地、數學等系的在校師生,參加校内戰備施工。

1970年

​10月13日,校黨委核心領導小組決定,取消連隊建制,恢複原來的八個系,系建立領導小組,充實革委會工作機構。史地系組長張炳珍(工宣隊)。

1969年

​1969年11月,李增廣出任黨總支書記。

1968年

1968年秋,成立系領導組,孫玉鳳任組長。12月全校組織大調整,将原有的八個系編為四個連隊,數學、地理為一連。

1967年

​2月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師大,對全校師生員工實行軍訓。

1966年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地理系黨政組織一度陷于癱瘓狀态,地理系先後被改為“史地系”和“地政系”。同年招生中斷。

1965年

​1月,學期末舉行教學經驗交流會,以進一步推動今後的教改工作。 11月6日,校刊《河北師大》用四個整版刊登了校黨委《關于學習尹京善先進事迹的通知》、校團委《關于命名尹京善同志為優秀共青團員的決定》、地理系黨總支《關于接受尹京善同志入黨的決定》和長篇通訊《勞動人民的大學生——尹京善》以及《尹京善學習毛主席著作筆記摘抄》等文件和文章,一個遠學雷鋒近學尹京善的活動在校園内轟轟烈烈展開。

1964年

11月23日,校黨委對校團委《關于地理62班注意養成無産階級優良作風的調查報告》作出批示,号召全校師生員工向地理系62班學習,大力提倡無産階級作風,抵制資産階級作風。

1963年

1962年6月9日,石家莊師範大學更名為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河伟德平台怎么样題寫了校名。 《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學報》(地理專号)出版,該專号為河北省綜合自然區劃的研究成果。

1962年

1962年6月9日,石家莊師範大學更名為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河伟德平台怎么样題寫了校名。 《河伟德平台怎么样學報》(地理專号)出版,該專号為河北省綜合自然區劃的研究成果。

1961年

​1961年,谷寶慶主編的《河北省地圖集》第一部出版。 1961年,地理系撤消了地質專業。 10月下旬學術論文集《教學與研究》地理專号出版。

1960年

​1960年,受經濟困難和機構調整,地理專業規模縮小。 1960年,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地理系完成了第一本《河北省地圖集》的編輯工作。

1959年

​10月11日,地理系與河北地理研究所、石家莊科技協會,在校内聯合舉辦冶河流域考察專題報告會。這是地理系師生在實地考察冶河流域所得資料基礎上的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水平和參考價值。有150餘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調查。

1958年

1958年,成立了河北省第一個地理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河北省分院地理研究所,由河北省科學院和石家莊師範學院雙重領導,學院黨委書記續樹偉兼任所長,地理系主任鄧绶林任副所長,行政機構設在地理系。

1957年

1957年,在向綜合性大學地理系看齊的口号下,設置了地理、地質兩個專業。為适應教學變化的需求,系裡又派出一批教師去華東水利學院、南京大學、華東師大、北京大學、長春地質學院等院校進修。

1956年

​1956年5月,郭敬輝調中國科學院工作。鄧绶林任系主任,李慶澤任副主任;許坊坤任黨總支書記,李增廣任副書記。

1955年

​1955年,地理系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郭敬輝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中國的地表徑流》論文,在中國首次提出了編繪徑流模數圖的原則,發表了中國第一張年徑流模數圖,立即引起了地理界和水利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被人們稱為“中國的高切林”。

1954年

1954,地理系規模不斷壯大,專任教師18人,職員5人;建立了繪圖室,增添了德國蔡司廠出産的光學精密的經緯儀和捷式、日式的經緯儀、英國的水準儀等測量、繪圖儀器設備,實驗條件優越。

1953年

​1953年是地理系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天津師範學院地理專業與河北師範學院地理系合并,董紹良教授、李慶澤教授、屈履泰教授等十幾位教師從天津師範學院地理專業轉來,壯大了師資隊伍,增強了師資力量;學生轉過來30多位。二年制專科專業也宣告成立。

1952年

​1952年暑假,史地系擴建為曆史、地理系,地理系正式建立,鄧绶林副教授任系主任,從此進入獨立發展時期。之後不久郭敬輝副教授來系任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鄧绶林任副系主任。全系共有教工7人,其中專任教師5人,職員2人。同年招收建系後的第一批學生46人,在校生62人。短期專科班畢業學員55人。

1951年

​1951年暑假,史地專業擴建為史地系,分設地理和曆史兩個專業。原史地專業的10名學生中有5名轉學地理專業,成為地理專業第一屆學生(圖片),同時當年招生11人,在校生16人。同年短期專科學員畢業25人。劉逾之副教授、葛以德副教授、黃玉蓉副教授先後來我系任教。

1950年

​1950年秋,地理系的前身天津河北師範學院文史系史地專業建立。共招收10名學生。鄧绶林副教授為專職教師,也是史地專業的第一位地理教師;兼職教師有南開大學鮑覺民、黎國彬等。
Baidu
sogou